学院新闻

首页>新闻动态

欧洲科学院院士荷兰莱顿大学陈轶亚教授来amjs澳金沙门151访问交流

发稿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

2023年11月30日,欧洲科学院院士、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陈轶亚教授来amjs澳金沙门151访问交流。应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语言智能学习研究所及北京语言大学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邀请,陈教授为校内外师生作了题为“Effects of Cross-dialect Tonal Mapping on Speech Processing(跨方言声调映射的语言加工效应)”的学术报告,并在会后与语言智能学习研究所智能语音技术实验室(SAIT)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进一步了解SAIT团队的研究课题和进展。语言智能学习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大学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张劲松教授主持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1 陈轶亚教授来访张劲松教授主持报告

陈轶亚教授是荷兰莱顿大学语言学中心教授、莱顿人脑认知中心高级研究员、欧洲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学、心理和神经语言学,较关注汉语各方言的语音和音系。担任Journal of Phonetics(语音学)、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国际语音学会刊)和《中国语音学报》编委,主编《牛津语言学研究百科全书》(语音学卷) ,主持荷兰国家科学委员会、荷兰皇家科学院及欧洲科学研究理事会等多项科研项目。

2 陈轶亚教授讲座中

讲座中,陈轶亚教授深入探讨了官话方言之间的声调映射差异,以及这些方言-普通话使用者在言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团队的首个研究以西安方言为例,探究了方言和普通话声调存在一对一映射关系时的言语处理机制。第二项研究选用济南话,关注方言和普通话声调存在多对一映射关系时的言语处理机制。第三项研究关注大连话和焦作话,利用脑电信号研究方言经验对预测性语言处理的调节作用。三个研究表明,尽管官话方言之间的可理解性很高,但跨方言的声调变化不仅影响口语单词处理,而且影响听者在句子理解过程中的预测处理。陈轶亚教授表示,汉语方言的声调变化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适应性感知系统提供了机会,使我们能够处理语音中的方言变化,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到研究中来。

3 张劲松教授向陈轶亚教授赠送纪念品

张劲松教授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向陈轶亚教授赠送学校纪念品。

4 陈轶亚教授与SAIT实验室的师生们座谈交流

报告会结束后,陈轶亚教授同SAIT实验室的师生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在听取课题组的工作汇报后,陈教授对大家的研究课题及成果给予了评价和肯定,并表示愿意和SAIT实验室在未来开展进一步的学术交流合作。

和国际学术界接轨,保持和国际同行面对面交流,一直是SAIT团队保障学术创新性的重要举措。陈教授的来访,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同学们对于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也进一步促进了SAIT团队和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和合作。

此次活动也得到了北京语言大学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的大力支持。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提升amjs澳金沙门151国际学术影响力是留联会服务北语建设的主要宗旨之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